在国博品味俄宴风华——克里姆林宫博物馆藏饮食文物精品展开展
中国教育报 王珺 2024-11-20 22:39

  中国教育报客户端讯(记者 王珺)“我有嘉宾,鼓瑟吹笙”,中华民族的热情好客总是不吝啬通过宴饮来表达。同样,用美食表达热情好客与尊重的习俗在俄罗斯文化中也历史悠久。2024年是中俄建交75周年,也是“中俄文化年”开启之年。在“中俄文化年”框架下,中国国家博物馆与俄罗斯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博物馆合作,进行以“饮食文化”为主题的展览交流。

  11月21日,“俄宴风华——克里姆林宫博物馆藏饮食文物精品展”与中国观众见面,从“食材烹具”“饮食传统”“饮食艺术”三个方面,系统生动地展示俄罗斯饮食文化风貌,见证俄罗斯各个时代的风俗习惯和历史变革,反映俄罗斯数百年的历史、艺术和生活。

  俄罗斯的饮食文化承载了地理环境、社会发展和经济变迁的印记,又不断通过与其他地区的交流吸收融合外来文化。广袤的田野、蜿蜒的河湖与无尽的森林,为俄罗斯人民提供了丰富的饮食材料。特有的历史与信仰深刻影响并塑造了俄罗斯人民的饮食传统和宴饮习俗。18世纪彼得大帝的改革让西欧的菜单品类、烹饪技术和餐饮器具等传入俄罗斯,又与本土的文化精髓和艺术审美交融与碰撞,逐渐形成了内涵丰富、独具特色的俄罗斯饮食文化。

  本次展览精选克里姆林宫博物馆自沙俄时代至今、与饮食文化相关的138件(套)藏品,囊括金银器、铜器、瓷器、玻璃器、油画、服饰和纺织品等不同品类。其中既有餐具和餐桌装饰,又有从餐饮主题衍生开来的实用艺术品,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俄罗斯悠久的饮食历史、丰富的特色饮食、精美的餐饮器皿和多姿的宴会艺术,亦反映出俄罗斯人民的生活变迁、俄罗斯文化的深厚底蕴与俄罗斯艺术的独特风格。

  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博物馆是俄罗斯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它的藏品包括历代皇室的收藏。本次展出的138件(套)艺术精品,囊括历代沙皇的私人器物和收到的外交礼物、皇室成员的专属餐饮具、宫廷和政府宴会的华丽器皿等,弥足珍贵。其中包括彼得大帝的平底锅、历代沙皇的金杯银盘、装饰华美的“克里姆林宫餐具”以及镀金的玻璃酒具等。

  黑面包、红菜汤、格瓦斯……这些俄罗斯美食在中国家喻户晓。置身于展厅,观众通过观赏华丽的金银器、精美的瓷器和玻璃器,以及制作精巧的呈菜用具,赏心悦目的餐桌装饰、宴会服饰等装饰艺术品或实用性艺术品,将领略到欧洲工匠的高超技艺,认识俄罗斯数百年的审美观念和艺术风格的演变。展览还引用了许多俄罗斯民谚和格言,突出饮食的日常性、普遍性,以使观众这趟“俄罗斯饮食文化之旅”更加身临其境。

  (中国国家博物馆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