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三: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案例(20个)
中国教育报 2024-04-08 15:37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协作体建设,北京普通高中特色发展新机制

案例简介:近年来,北京市按照艺体、科技、人文、数理、外语等学科领域,分类分批组建各领域高中特色发展研究协作体(简称“协作体”)。各协作体首批成员校 30 所左右,共覆盖全市高中超过 50%。通过协作体建设,构建北京普通高中特色发展新机制,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协作体坚持“分类指导、交流合作、总结推广”三大职能定位,组建高中指导专家团队,开展专题调研与指导;设立高中研究专题,组织成员校开展合作研究;总结北京高中特色发展经验,推广典型案例和成果。新机制更好地发挥了优质特色高中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了校际、区际高中特色协同发展,提升了全市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水平。

山西省长治市教育局:紧盯三个环节 构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案例简介:山西省长治市作为全国9个“双减”试点城市之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文化校园、健康校园、安全校园、清廉校园、品质校园“五个校园”建设,统筹推进课堂教学、教师能力、作业改革、数字建设提质增效,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保障学生校内学足学好;坚持以文化人、以美育人、以体塑人,着力构建五育并举培养体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优化完善课后服务,研学实践、培训监管、家校共育体制机制,推进全链条一体化育人,学生创新能力和科学素养全面提升,打造形成“双减”背景下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区教育局:以发展性督导评估引领全区教育高质量发展

案例简介: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区教育督导评估工作与时俱进、率先发展,全力推行多元、多维的发展性督导评估模式并付诸实施,有效激发了学校内生发展动力,引领了太谷教育创新发展和高质量发展。2021年8月,山西省深化教育评价改革项目试点启动以来,太谷把“改进中小学校评价”省级试点工作纳入区委深化改革委员会重点改革任务之一,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及《山西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工作措施》的精神,以项目试点目标任务为导向,在总结已有经验成果的基础上,统筹谋划、精准施策,力破“五唯”进一步完善优化了“一把尺子、两个全覆盖、五个相结合”为特色的中小学校发展性督导评估模式。2023年11月,太谷区再次被列为山西省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第二批项目试点单位。

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教育局:普通高中“优质特色”集群式高质量发展

案例简介:推动区域普通高中“优质特色”集群式高质量发展,是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坚持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回应百姓期待的战略选择。沈阳市皇姑区教育局以“特色引领、均衡发展、优质提升、构建集群”为目标,积极破解普通高中优质资源少、育人方式趋同、高质量发展服务能力不足、培养创新人才支撑能力不足等共性问题,走出一条区域普通高中教育“优质特色集群式高质量发展之路,最大限度满足了区域发展过程中百姓安心、学生成长、教师发展的整体需求。

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教育局:“复式雁阵”促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升

案例简介: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自 2021 年起历时三年实施“复式雁阵”名优教师培育项目,持续深化干部教师队伍建设,切实理顺体制机制,健全完善教师职业发展管理服务支持体系,探索建立师资配置、人事制度、评聘制度、考核评价、教师职业发展管理制度等长效机制。通过区委区政府、教育行政、业务指导部门和基层学校共同努力,逐渐形成了以区教育局高位统筹、顶层设计,区进修学校系统推进,各学校密切协调的三方协同培养组织体系,全面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全方位提升整体素质,为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保证。

江苏省南京市教学研究室:分类发展 南京普通高中教育特色多样发展新路径

案例简介2010年开始,南京市承担了教育部“以普通高中多样化建设促进素质教育创新发展”的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任务,在推动普通高中多样特色发展道路上开展诸多探索实践,努力破解高中同质化发展难题。近年来,南京市将普通高中教育作为人才培养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聚焦发展高质量高中教育,深入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在优质资源建设上,优化普通高中布局,统筹校外教育资源,构建“双高”协同机制。在深化育人方式改革上,高质量实施新课程、新教材,高质量构建内涵建设项目群,高质量建设专业化教师队伍,努力实现普通高中内涵品质提升,并有效构建全市普通高中“基于学校实际科学定位、基于发展愿景优化规划、基于个性成长强化服务”的特色多样发展的新格局。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教育体育局:梦想教室助力特殊学能学生个性化发展

案例简介: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在深入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进程中,针对初中学段学困生教育的难题,启动了县域初中普职特融通发展的探索与实践项目。该项目被列为江苏省前瞻性教育改革与实验项目。依托项目,全区致力于教育管理机制层面、师资培训层面和课程开发层面等三个层面的改革攻坚,引领初中学校筛选、甄别具有“特殊学能”的学生,打造“特殊学能梦想教室”,在初中课程体系中融入与学生成长需求相匹配的职业教育、特殊教育资源,开发符合特殊学能学生学习实际的普职特融通课程,支持了学生不同的成长需求,提升了义务教育阶段优质均衡建设水平。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教育教学研究中心:新课标视域下,区域“学为中心”课堂建构的有效实践

案例简介:肩负核心素养教育新时代使命,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深入思考通过课堂改革立德树人、启智增慧,提出以“学为中心·启智增慧”为价值取向的区域“慧学课堂”改革实践,创建“慧学·慧教·慧研·慧评”一体化课改实践模型:统整学段,全区中小学课改一体化实施;统整资源,区、片、校三域联动一体化教研:统整评价:全域教学视导、质量监测双轨并行一体化推进。构建“学为中心,为深刻理解和迁移运用而教”的课堂,研制“慧学课堂”“8字8条”评价量规、“慧学课堂”备课本、全学科“慧学单”,探索“慧学课堂”实施路径,探索出“五力并举”(行政驱动、区校联动、教研推动、评价撬动、培训带动)实践路径,系统推动区域课堂教学改革新路径,组织撰写《我的慧学课堂--教师教学指导手册》,构建“品牌引领”“慧学好课”“教师成长学院”等系列主题教研。课改文化、慧学课堂,正蓬勃生长。

山东省淄博市教育局:搭建“联盟+集团”,打造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生态

案例简介:山东省淄博市高度重视特殊教育区域协同发展,2023年牵头成立了“淄博市特殊教育学校发展联盟”和“淄博市融合教育集团”,打造全市特殊教育发展的“一体两翼”,着力推进“市属+区县属”学校协同发展、“普校+特校”协同发展,实现了办学要素围着学生发展提升,为每名特殊儿童青少年提供最适宜的教育,打造了淄博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生态。“联盟+集团”成立以来,1项特教科研成果荣获国家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人荣获国家万人计划名师,2人荣获齐鲁教育名家,1人课例入选教育部首届全国特殊教育教师基本功展示案例。淄博市特教中心成为“全国特殊教育学校联盟”理事单位。

山东省威海市教育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优秀父母养成计划,为家长成长赋能

案例简介:山东省威海市教育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基于读书活动开展的家长教育素养提升工程,突破了以往以家庭教育 讲座为主的碎片化、粗放、低效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方式,以精选的优秀家庭教育专业书籍为依托,以家长读书学习的常态化加持专业化和系统化,推动家长群体在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上得到根本的转变和提升。2018年10月,经区“优秀父母养成计划”家长读书活动荣获山东省“ 终身学习品牌项目”的荣誉称号:2021年11月,教育部召开全国家校社共 育优秀案例发布会,威海经区作为山东省区域家庭教育工作典型得到推介。

湖南湘江新区管委会教育局:“一核四维四结合”,构建区域青年骨干教师培养新机制

案例简介青年教师是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成长关系到教育的未来和发展。自2011年起,区教师发展中心开启了区域性青年骨干教师培养的改革与创新,经历了“探索成熟推广”三个阶段,创造性构建了“一核四维四结合”的青年教师培训机制,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一机制以青年教师成长研究会(简称“青教会”)为载体,汲取“至善”理论的滋养,践行“全人”培养理念,以培养“臻于至善的青年骨干教师”为核心目标,从“德能才识”四个维度精设课程,使青年骨干教师从“被培养”到“主动生长”,从“按时充电”到“随时充电”的观念转变。弥补了中小学教师培训上的盲区,为助力区域内青年骨干教师高质量、个性化发展提供了范本。

湖南省株洲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品味教学”,提升区域教学品质的有效行动

案例简介2022年,国家颁发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堂是落实课程方案和英语课程标准的主阵地,提升课堂教学品质,构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需要的高品质课堂是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关键所在,《区域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品质提升行动研究》回应了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该研究通过立足区域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实际,发现和解决株洲市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突出问题,明晰小学英语品质课堂内涵,并本土建构了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品质的内涵特征、提升路径、实施策略,形成了契合株洲市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实际的理念框架(TASTE)与课堂组织形式(BEAUT),为解决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突出问题提供了株洲思路和可行方案,有效促进了区域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教师发展中心:以文化为根,让评改赋能——山区小规模学校优化提质的探索

案例简介:针对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教师发展中心的教研力量比较单薄,培训专干不足,教研与培训工作还没形成合力等问题。2021年,清新区根据中心城区学校的优势学科特点,由区专职教研员牵头,组织学科骨干团队,建设6个区级学科研训基地,实行降低教研重心,实现研训一体。基地重点梳理学科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再由学科骨干团队以讲座、示范课、送教下乡、对点跟岗等形式,对全区教师进行培训,对研究成果进行推广。同时,对学校教学管理、课题研究、校本研修进行指导,组织全区学科组长教研组长进行科组建设、集体备课等方面工作培训,建设学科优质资源共享平台,促使校本教研落实,助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学科组建设水平,提升学科教学水平。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教育局:以“一心四环”创新体系推进区域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

案例简介:师德师风是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自2017年行政区成立以来,深圳市坪山区教育局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通过明定位、打基础、出政策、搭平台,持续深化我区教师队伍建设成果,促进师德师风常态化、长效化建设。通过以党建示范为引领、以思想提升为抓手,以学习实践为依托,以制度建设为保障,致力打造高站位、深内涵、严要求的师德师风系统工程,构建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监督环-自查环-宣教环-激励环”环环相扣的“一心四环”建设体系,多措并举强师德、树正气、促廉教,鞭策鼓舞坪山教育人不忘初心、锐意进取,为坪山教育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全力打造区域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示范样本。

海南省三亚市崖州区教育局:科技教育引领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

案例简介:《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实施,为海南省三亚市崖州区基础教育大发展提供了快车道。到2022年秋季,崖州区已能提供优质学位5100余个。涌现了4个区级名师工作室,培养认定185名中小学区级骨干教师、63名幼儿园区级骨干教师。全区快速从“无学上”转到“上好学”。区内各校将“科技教育”作为突破口,成为三亚市乃至海南省办学的佼者。科技城第一幼儿园被评为市级示范幼儿园,三亚崖州湾科技城中学先后被获评市级“教有教学先进管理单位”“课程教学年度优质奖”“科普学校”。崖城中学被评为省卫生先进单位,三亚赛岛实验小学评选为省级规范化学校。三亚寰岛实验中学被评为海南省“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中小学创新实验空间(室)培育校”。崖州区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

重庆市渝中区教育委员会:构建“五化”体系 打造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范例

案例简介:重庆市渝中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的决策部署,构建责任协同化、保障规范化、供给多元化、发展精品化、治理长效化的“五化”体系,推动学前教育发展从“有质量”迈向“高质量”,打造形成具有辨识度的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区域范例。2023年,渝中区获评全国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保障机制实验区。在全市率先通过全国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创建市级督导评估,为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了渝中经验。

四川省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通高中学校多样化发展的成都探索

案例简介2020 年成都市获批“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自此成都示范区围绕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方案有效编制和实施开展大规模、持续性行动研究,历经三年引领示范区内161所普通高中实现从“一张课表”到“一份实施方案”再到“一个行动过程”的转变,初步形成了一套集价值观、方法论、操作系统于一体的促进国家课程政策在校落地的校本化“双新”实施方案,以“六项任务+四轮驱动”模型及五大要素思考支架为依托,探索构建了“特色学科+特色课程+特色高中”的办学模式,积极培育学科优势、培养特色教师、改革教学模式、健全培养体系、示范引领带动,让国家课程政策在成都示范区的落实可追溯、可循证、可评估,全面提升示范区普通高中学校新课程新教材的实施水平。

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教育研究室:“小专题”推动区域教研“大变革”

案例简介:近年来,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以教育公平为诉求、以优质均衡发展为目标,针对区域教研工作浅表化、碎片化、无序化、主体缺失等问题,积极推进低重心、小切口、方法活、效果实的小专题教研,在生态学理论指导下,系统构建“一三三”小专题教研体系,上下协同、齐抓共管、多元推进,形成“小专题”推进区域教研“大变革”态势,为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2023年,《“小专题”推动区域教研“大变革”》被绵阳市作为区域教研典型案例推介到四川省荣获一等奖,在2023年四川省教育学会“深入贯彻二十大精神,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会上做主题交流。

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教育体育局:“三个一批”锻造一支教育高质量发展领航队伍

案例简介:近年来,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认真抓好中小学校领导干部队伍建设,鲜明树立重一线、重实干、重实绩、重公认的用人导向,通过“三个一批”(考察任命一批、公开选拔一批、择优引进一批)不断健全科学精准选人用人机制,打造了一支作风正、能力强、肯担当、善管理的校长队伍,为推进陆良教育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陕西省宝鸡市千阳县教学研究工作室:探索千阳“好作业” 打造发展新引擎

案例简介:为进一步落实“双减”政策,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近年来,陕西省宝鸡市千阳县紧紧围绕“减量、提质、增效”的总体目标,按照“问题导向、精准施策、注重实效、系统推进”的工作思路,大力推广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应用,扎实推进“作业革命”教学改革,着力打造体系化、校本化、高质量的“千阳好作业”,探索出“行政推动,提供发展‘强动能’;研培驱动,搭建专业‘脚手架’;典型带动,唱响共进‘协奏曲’;改革联动,打好统筹‘组合拳’”四大策略,为打造县域教育发展新引擎,赋能减负提质,有力促进了全县教育优质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