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教育研究范式的创新发展
中国教师报 王攀峰 2024-03-20 18:49

教育研究范式的创新是推动教育学科发展与进步的基本动力。当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科技与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时期,信息技术、社会经济、知识生产、教育形态等方面的变革对我国教育研究提出了新挑战和新诉求。为此,教育研究范式将在五个方面发生变革。

一是在研究理念上注重社会需求导向的基础研究。知识生产的复杂性、开放性和非线性特征推动着教育研究走出“为知识而知识”的学术象牙塔,致力于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与解决教育改革热点难点问题。当代教育研究应推进原创性基础研究与实践性应用研究一体化发展,探寻理论与实践之间良性互动的有效途径:一方面教育研究应加强原创性、基础性研究,持续推进教育学理论知识的生产与增长;另一方面教育研究应加强实践性、应用性研究,促进教育研究成果转化为政策文件、教师教案、教育教学、制度设计等生动实践,为国家教育政策制定作出知识贡献,为解决教育实践问题提供智力支持。

二是在研究主体上加强纵横贯通的主体协同创新。在以创新驱动为特征的知识经济社会中,文化、社会、技术与人等不同要素共同影响着教育研究进程,教育研究对象自身的复杂性、综合性和多变性也要求以整合性的视角与复杂性的思维方式来把握。加强大学、企业、政府与公众等多种组织行为主体的协同创新,把个体独创与主体协同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纵横贯通的知识集群、上下联动的知识网络、内外合作的研究共同体,将成为适应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教育研究范式的重要特征。因此,当代教育研究应鼓励多方面、多层次的主体共同参与,加强学科内和学科间主体的协同创新,在竞争与合作的博弈关系中,共同解决当代社会复杂性教育问题。

三是在研究方法上引入跨学科新方法与新技术。要革新传统研究范式,充分吸收计算机科学、学习科学、认知神经科学等学科知识,推动大数据计算、互联网实验、计算机仿真、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于教育研究领域,拓展研究的视野与思维,实现理论的跨越式发展。跨学科研究的新方法和新工具有助于发现传统研究范式没有关注的新问题与新现象,有助于从新的视角解决传统研究范式难以解决的老问题,有助于纠正长期存在的由个人经验形成的错误认知,并为破解教育领域的新问题和新挑战提供思路。

四是在研究视域上形成“通宏洞微”的认识论。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拓展了教育研究的数据规模与时空范围,推动教育研究范式向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拓展延伸,形成“通宏洞微”的认识论视角。一方面,教育研究的时空范围向宏观层面拓展。互联网采集的学习数据在时间上具有实时性、持续性和全面性特点,在空间上具有跨地区、跨国界特点,这就为研究者开展长时段、大空间的宏观教育研究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教育研究的对象与范围向微观层面延伸。神经影像、脑电分析等技术工具的运用可以使研究者收集学习者大脑瞬时活动的数据,监测学习者内部认知、思维过程、学习动机与情感参与状况,分析认知过程、动机情感与学业成就之间的内部机制,进而形成关于学习的科学认知,为教师开展有效教学提供循证依据。

五是在研究伦理上构建“人—机协同”的机制。新的教育研究范式应构建“人—机协同”的伦理机制,在处理人与教育技术的相互关系时遵循和谐共进、有用无害的育人原则。一方面,强调信息社会中教育研究的人文特性与人本属性。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仍然是教育研究根本的指导思想,尊重学生主体、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是研究者开展问题选择、研究设计、技术开发、数据使用、算法编辑等需要遵循的重要原则。另一方面,强调信息社会中教育研究的技术特性与信息属性。在信息时代,人日益走向数字化生存、信息化发展与技术性存在,正如尼葛洛庞帝所言“人类的每一代都会比上一代更加数字化”。从这个意义上看,教育研究只有不断吸收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新时代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才能更好地让学生实现高效学习、让教师实现有效教学。

(作者系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本文系北京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优先关注课题“教育研究范式创新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BBEA2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