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市民在逛“书山有麓·阅读市集”。组图/记者杨旭
10月10日,“书山有麓·阅读市集”现场人头攒动。
本报记者刘婷长沙报道
麓山脚下,湘江之畔,10月9日至13日,第三届岳麓书会“书山有麓·阅读市集”在长沙橘子洲焰火广场举行。100余个摊位,沿湘江一字排开,读者既可以遇见琳琅满目的精品图书,又可以奔赴一场野趣十足的咖啡体验,还可以鉴赏在地复兴的非遗作品,将共同演绎一幅以图书为主题的“湘江上河图”。
此次岳麓书会“书山有麓·阅读市集”由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指导,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中南出版传媒集团主办,湖南省新华书店有限责任公司、湖南省新华书店有限责任公司长沙市分公司承办,秉持“为读者找好书,为好书找读者”的核心理念,精心打造了图书市集、艺文现场、非遗市集、咖啡市集、捡瓷市集、花艺市集六大板块。
万卷好书,与经典不期而遇
这是第一个在橘子洲举办的图书市集,70余家全国头部出版社来到了现场。1.5万余个品种、10万余册好书,全场购书5折起,架起读者与好书相遇相知的桥梁。
其中,人民文学出版社是新中国成立最早、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学专业出版机构,此次参展图书有400余种。商务印书馆是与北京大学一起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此次参展图书有300种。
值得一提的是,中南出版传媒集团带来精品图书100种、1700余册,包括近年来获得国家级大奖的图书,如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的《乡村国是》《铸剑——国防科技大学自主创新纪实》,获得中国出版政府奖的《中国蓝盔》《光荣与梦想:中国工业版画与新中国建设七十年》。
与此同时,市集还打造了八大特展区,将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南博集天卷、新华文轩出版传媒、岳麓书社、湖南少儿出版社、磨铁图书、果麦文化传媒、新经典文化,通过个性化设计展现不同出版社的风格,对出版社品牌精神进行生动诠释。
艺文现场,来一场心灵的交汇
文学对话、名家签售、阅读分享……写书人、编书人、讲书人、读书人齐聚一堂。
“艺文现场”邀请了陈果、何立伟、何楚涵等10位作家与读者面对面,带来8场精彩分享。何立伟、马可、周晟携手以“长沙在地文化和方言”为主题,谭伯牛、民谣老赵则围绕“湖湘文化城市民谣”,通过文化沙龙与音乐演出的形式,融合了传统与现代、文化与音乐,和读者们一起领略独属于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与生动韵味。
复旦大学教师陈果围绕“爱与孤独”,帮助读者读懂生活,更热爱生活;人气青春文学作家八月长安带着她笔下那些令人心动的青春故事,与书迷们“振华中学夏日小聚”;作家周重林将通过《和苏东坡吃茶》新书分享会,与读者品读苏东坡肆意洒脱、不拘一格的人生信条……
来自5所高校的6支顶尖乐队——湖南大学NewFolder乐队、湖南师范大学潇湘现代爵士乐团、湖南农业大学卡特彼勒乐队、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的林大陆乐队,湖南工业大学的UHPB乐队和云鬼乐队,将伴着江风带来6场精彩演出。
一本本匠心之作,一段段娓娓讲述,一曲曲悠扬旋律,交织成一场精神和视听盛宴。
非遗市集,阅读的另一种形式
阅读,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每一道手工艺的光芒,每一声古老技艺的回响,都是阅读历史、解读文化的另一种形式。非遗市集共展示了包括湘绣、夏布、大漆、滩头年画、女书等7个国家级、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湘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女书早在汉朝时就诞生于江永县,是一种文字、语言和书法的独特形式,陈立新老师不但坚持传统女书文化的传播,还把女书和其他书法、绘画形式进行融合创作,是传承女书文化的集大成者。
阅读无界,碰撞无限可能
阅读与生活息息相关,市集特别设计了六大主题阅读休息区和一个“阅读之花”展陈区,共同打造一种新的文化生活方式。
主题阅读休息区包括金秋丰收主题区、金色麦田主题区、围炉煮茶主题区、躺椅主题区、亲子帐篷区、心灵花园主题区。
市集的入口处,展陈着由湖南省新华书店与先锋艺术家宋三土联合打造的“阅读,让心灵开出花来”巨型系列艺术装置。这是宋三土带着其艺术公益作品“流浪的花朵”走遍中国十余个省份后首次踏足湖南,采集“凌霜而开”的木芙蓉,共创的一朵拥有慧眼的“阅读之花”,象征着我们翻越书山后能看到更广袤、更缤纷的世界,也寓意着阅读让我们在面对未知与挑战时依然可以“临霜而放”,让心开出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