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方式多样化 教师精准掌握学生情况
新京报 杨菲菲 2024-05-09 09:18

  引导学生利用爬虫技术收集初高中教材中的古诗文,并对其中的颜色、季节等进行主题分析,探索诗词中的秘密;相距百余公里,两所学校的老师依然可以依托智慧教育平台开展“双师课堂”,共同开启开学第一课;面对高中选科走班,学校通过数据测评,从学生优势学科、学习能力分析、学科兴趣与职业意向等多维度提供指导……走进北京中小学校就会发现,数字化正成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质生产力,在教学模式创新、创新人才培养、校园管理与服务等领域产生越来越多的奇妙变化。

  数字化赋能课堂

  “不在同一间教室,但在同一个课堂”

  近日,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科技园分校五年级3班学生上了一节语文“双师课”,来自校本部的李华、李喜源老师与科技园分校的贾艺聪老师线上线下联袂讲授了单元二“阅读名著”内容。整堂课分为两个段落,分别由三位老师主讲。其间,屏幕两端的学生们都可以举手回答问题,还可以相互点评、相互启发。流畅的配合、精彩的讲述,三位老师的这堂“双师课”收获了不少点赞。

  “不在同一间教室,但在同一个课堂。”在集团化办学改革不断深化的北京,类似不同校区之间、校内不同学科之间开展“双师课堂”,共享优秀教师和优质课程资源的形式,在各大教育集团成员校之间已经常态化。

  史家教育集团在校际之间开展双师课堂融合实践,从一拖一班的双师模式,延申到一拖二班的教学场景,探索一拖多班的课堂场景拓展。“三师课堂”上,来自三地不同学校的三位老师各有分工,三个班级同时在线共上一堂课。

  记者了解到,目前,东城区已经建成198间“双师教室”,利用数字化技术,链接了对口帮扶、线上微课等不同场景,可以帮助集团校教师实现跨校备课、交流等日常工作。

  数字化开发潜能

  技术类课程让学生发现自身的潜能和热爱

  记者注意到,拥抱数字化,北京不少中小学校还开设了技术类课程,通过丰富可选择、前沿有梯度的课程的开设,让学生发现自身的潜能和热爱。

  北京市十一学校学生王韬迪擅长音乐又热爱编程,在老师的指导下,编写出一套电脑钢琴软件,让旋律舞动于键盘之间,还凭借作品登上了某知名电脑音乐交流网站的“名人堂”。

  王韬迪与人工智能技术的成功“拥抱”与该校丰富的课程不无关系:其中,与人工智能相关的选修课程有程序设计与博弈、人工智能与APP开发、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大数据与智能系统、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等。据悉,这些课程以项目式学习为主,教授学生人工智能技术的某一个方向,学生可以在课程中完成一系列丰富有趣的项目。

  程序设计与博弈课程中,学生写出了很容易战胜人的五子棋AI;在大数据与智能系统课程中,学生利用机器人实现了简单的智能语音助手;在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中,学生利用微信实现了一个自动回复的校园导游等。

  在中央美术学院附属中学专业教室,学生正在使用艺用解剖系统在大屏上观察人体骨骼、肌肉的三维图像;通过动作捕捉系统,学生可以赋予动漫模型连续动作。该校相关负责人解释,“现代扩展现实技术的介入,为美术教学开拓了更广阔的视野,获得了更加丰富的学习途径,实现教学方式的创新型变革。”

  数字化校园管理

  建立“一校一档”“一师一档”“一生一档”全息画像

  在改革教学方式、助力创新人才培养之外,大数据时代数据资源储备的便捷性和科学性,也让数字化不断为教育教学评价改革、校园管理赋能,为老师们减负。

  通过教室内的多媒体系统,实时捕捉和分析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需求;通过课堂录像,采集教师当堂课件总字数、教师讲课平均语速、教师最长发言等数据,就可以评价教师的授课风格,并从多个维度绘出教师素养能力雷达图……中关村三小将大数据存起来、用起来,通过技术创新,优化教育体验,提高教育和管理的质量。

  记者了解到,东城区依托评价与测评实证发展工程,开展精准新评价,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建立学校管理“一校一档”、教师发展“一师一档”、学生成长“一生一档”的全息画像,围绕区域七大业务、学校评价九大角度打造区、校、师、生发展报告,为师、生、校实现个性化多样发展提供指引,持续深化素养导向的育人实践。

  北京市十一学校引入了课堂学习行为分析,借此了解师生课堂类型,从数据角度了解学生课堂参与度,能够为教师和班级管理提供多维度分析和判断依据。东四十四条小学在体育教学中添加“知识技能相互评价”和“游戏的创新能力评价”,多路径实现过程性评价。一七一中学搭建“学生评教系统”,借助大数据分析,对不同角色教师进行评价反馈,共同研讨改进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