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根赣南历史文化 打造铸魂育人阵地
——赣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历史学专业文化育人工作落地见效
李晓方 黄谋军 2024-03-12

赣南师范大学办学地赣州又习称赣南,是国家级别历史文化名城,素有“红色故都”“客家摇篮”“阳明圣地”之誉,孕育的红色文化、客家文化、阳明文化等区域特色历史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历史学专业立足赣南区域特色,基于国家特色专业和教育部门本科教学质量工程两个国家级别教学改革平台,以挖掘、传承和弘扬赣南区域历史与文化精神为己任,遵循学生中心理念,以区域历史与文化精神赋能历史学专业人才培养,以新文科为引领,着力提高学生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构筑多元机制,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基于办学定位与特色,科学构筑“学校—学院—基地—团队”四项机制,贯通历史研究与文化育人。学校创建客家研究中心、中央苏区研究中心、王阳明研究中心等省级科研基地,赋能历史学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通力协作,整合学校学科力量,建立跨学科跨学院协作机制,组建“赣南区域史课程群教学团队”,聚焦客家文化、红色文化、阳明文化研究与教学。基地落实主体责任,三个省级科研基地分别负责三个文化主题的课程建设和文化育人工作,这一主体责任被纳入学校基地考核内容。团队贯彻实施,课程群的每门课程均组建了教学团队,落实了条件保障,建立了集体备课和教学反馈机制。四项机制的运行,有效贯通了赣南区域历史研究与文化育人使命。

加强协同联动,促进成果转化

围绕创新型历史学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建立了学校、地方、学界、社会多元协同文化育人机制。与学界联合打造“阳明文化国际论坛”“客家文化高级论坛”等系列学术交流平台。创办了中国明史学会王阳明研究分会会刊《阳明文化研究》,在《赣南师范大学学报》开辟“客家研究”“苏区研究”“王阳明与地域社会研究”专栏。为更好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客家文化、阳明文化等,将其转化为育人资源,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成立了大学生客家文化协会、大学生思源协会、大学生阳明文化协会等学生社团,在学校率先创办红色班级“瑞金班”,将文化育人延伸至社团活动的“第二课堂”。其中,大学生客家文化协会获评全国大学生优秀社团,“瑞金班”获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等荣誉称号。近5年来,教学团队主持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项、省部级课题60余项,在《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编写了《明清赣南社会史研究》等匹配区域史课程群的教材,建设了客家研究中心、中央苏区研究中心、王阳明研究中心等省级科研平台官网及公众号,较好地实现了科研与教学的协同创新。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本科生科研立项制”“平台+项目+学生”等机制,让学生参与课程群教学团队的教学科研项目,及时高效实现成果转化与科教融合。

厚植文化土壤,构建特色课程

依托红色文化、客家文化、阳明文化等地域特色历史文化,在遵循专业标准的前提下,在多年课程建设的基础上,构建了由“中央苏区”“客家学概论”“走进王阳明”等16门课程构成的赣南区域史课程群,扩充了历史专业的课程供给。科研成果转化为课程资源,科教有机融合,编写了《中央苏区历史大讲坛》《赣州客家》《王阳明十讲》等系列校本教材,为历史学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具有地方特色和中国风格的优质课程与教学资源。近年来,“赣南区域史课程群教学团队”被评为江西省高水平本科教学团队,建成国家一流课程1门、江西省高校首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学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8门。示范教学视频《李时勉的命运与明初朝政变迁》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刊播,并被评为“江西省高校优秀政治理论课微课”。

利用在地优势,建好实践平台

依托赣南区域特色历史文化,充分利用在地优势,在校内建设有中央苏区历史博物馆、客家博物馆、数字民俗实验室等;在瑞金、龙南、赣县、崇义、于都等蕴含红色文化、客家文化、阳明文化的赣南各县建有20多个历史学专业创新实践基地、见习实习实践基地;开辟了“赣州—瑞金—长汀—连城—古田—永定—厦门”等多条特色专业考察线路。通过“历史人类学”“田野调查与史学研究”等课程的实践课时以及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专业实践、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等培养环节,组织学生深入赣南田野,开展围绕苏区、客家文化、阳明文化等主题的史迹考察,撰写调研报告,曾汇编出版学生调查论文集《客家·苏区·侨乡:青年学子历史行》。通过田野调查,较好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显著提升。

实施教学改革以来,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教学科研成果丰硕,课程建设成绩可观。未来,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将继续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富有地域特色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为社会输送更多创新型历史学专业人才。

(李晓方 黄谋军)

《中国教育报》2024年03月12日第10版